煤炭是常见的矿产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发电等各种行业领域中。煤炭本身的开采和使用就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而煤矿厂的污废水的污染威力就更加严重了,所以就需要对这些煤矿污废水进行妥善的处理。那么,大家知道煤矿污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吗?煤矿场污水常见处理工艺流程又有哪些内容呢?旭晟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煤矿污水的主要来源
1、生活污水:主要是矿区的施工工人生活产生的废水,此类的废水较容易处理,目前针对此类废水的集成式设备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2、普通矿井水:此废水水体的硬度和矿化度通常都不高,其水质呈中性,内部悬浮物主要是微小煤尘和岩尘,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添加絮凝剂进行物理沉淀。
3、高矿化度矿井水:此污水水体的硬度较高,其内部蕴含的无机盐总量一般都>1000mg/l,呈中性或偏碱性。该类水体用作饮用水会伤害人的健康,用作农业灌溉会加速土壤盐渍化,用作建筑用水会降低混凝土强度,用作锅炉水则易产生水垢。对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的关键是对其进行脱盐处理,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4、酸性矿井水:该类水体是在采煤过程中,水与煤共生的硫铁矿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硫酸,终导致水体的PH值小于6。该水体排放后会造成地表水酸度上升进而危害水生生物,而且还会影响土壤酸碱度,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二、煤矿场污水处理常见工艺
1、混凝沉淀技术
矿井水处理设备混凝沉淀技术通常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混凝剂,一般采用机械混合或水泵混合等,混合后的水体则通过沉淀池和澄清池完成净化处理。采用这种工艺处理后的水体只需要经过过滤和消毒就可以直接排放。
2、微生物处理技术
①曝气生物法
该方法是把滤池内的填料作为载体,污水流经载体时会被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吸附掉水体中的有机物,同时滤池底部的曝气系统则不断将氧输送至生物膜,而生物膜表面的微生物则在氧的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作用,进而形成由有机物—细菌—原生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小且出水质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②生物炭法
生物炭的本质是在同一个单元内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结合使用。水体内污染物通过吸附和扩散作用进入生物膜,并在活性污泥内投加特殊填料载体使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而形成生物膜。该方法非常适合硝化菌等生长缓慢的微生物繁殖,具有较强的氨氮去除能力。
3、吸附技术
①活性炭吸附。当前大多采用连续式固定床吸附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活性炭吸附,但活性炭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丧失吸附能力,因而要注意及时更换或再生活性炭。
②硅藻土吸附。硅藻土上具有多级、大量且排列有序的微孔,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够吸附1.5~4倍自重的液体和 1.1~1.5倍的油分,并且用其所制成的吸附塔还具有筛分和深度效应,具有良好的深度处理效果。
4、反渗透技术
此技术是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这种方法具有无相变,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以及污染物脱出率高等优点,因而在煤矿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集成膜技术
此技术是将超滤/微滤和反渗透综合在一起的技术。其中超滤、微滤可视为是反渗透技术的预处理过程,可确保出水水质至少在三级水质之上,而其后设置的反渗透膜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这种技术大大地简化了传统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系统,可用于煤矿污水处理。
6、连续膜过滤技术
此技术多采用中空纤维,这种膜一般为纺制而成,成本低廉,同时其不用支撑层就可实现反向冲洗,在煤矿污水处理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了解了煤矿场污水常见处理工艺流程,大家就可以对煤矿污水更好的进行处理。加大对煤矿场污水的处理及处理后的综合利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解决了污水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明显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洛阳旭晟环保科技生产专注于
煤矿废水处理,产品品质高,水处理效果好,售后服务全面到位,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欢迎有意者留言或致电咨询。